设置

关灯

第673章 破三铁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今年的前几个月份,国务院颁布的各项通知,仍然是“继续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继续限产压库”、“继续抓好品种质量效益”、“继续清理三角债”。

        而到了三月份,一项名为“破三铁”的改革运动陡然间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由于效益不彰,搞活无策,庞大的冗员越来越成为国营企业不堪其重的负担,一些调查显示,在绝大多数国营企业中,在岗而没有工作可做的工人占到了一半以上的比例。

        从2月份开始,因讨论国营企业“生死”而声名大噪的《经济日报》刊发一组《破三铁,看徐州》的稿件,继去年报道“四川企业安乐死”之后又掀起了一股“破三铁”的热潮,这一改革措施得到了中央的首肯,并迅速在国营企业中广泛实施。

        看着嵘啤总厂、一厂和二厂熟悉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乌压压坐满了总厂的礼堂,再看看身边年轻的嵘啤的两位领导——赵钢和秦东,作为区长的王从军话里就不客气了。

        “赵经理,秦经理,我想问一句,你们嵘啤是不是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这句话就严重了,赵钢和秦东对视一眼,不象市里和区里别的大中型企业,早早就开展了破三铁运动,嵘啤忙于在上海打市场,这项运动就一直没有搞。

        所谓“三铁”,很好理解,分别为铁饭碗、铁交椅和铁工资,实指国营企业的劳动用工、分配和人事制度改革,它们被认为是国营企业的传统优越性所在,也是其内部机制僵化累赘的症结。

        而“破三铁”,就意味着企业可以辞退工人,工作岗位将不再“世袭”,企业管理人员—之前称为“干部”—不再终身制,员工的工作也不再是铁板一块,而将根据效益和绩效浮动。

        “江苏省徐州市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针对“企业办不好,厂长照样当;工厂亏损了,职工钱照拿;生产任务少,谁也减不了”的现状,通过“破三铁”让企业恢复了活力。”齐澄还是一幅平静的样子,有消息传,他要上调北师大当教授,可是他一直没有成行。

        这一年,破三铁的声音确实很大,《经济日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稿36篇,它坚决地认为,破三铁是国营企业改革的一次“攻坚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