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韩汝芬思考着,她定定地注视着这个年轻的厂长。
“还有,我知道你们除了工资以外没有别的收入,小姣你别这样看着我,”秦东接过服务员手里的嵘崖啤酒,“大家愿意到卡拉OK厅唱歌吗?一个晚上五十块钱,这里也可以算作一块市场。”
他说完就打开了啤酒,也不看歌舞团这帮女人脸上的神色。
“卡拉OK?什么是卡拉OK?”
“我知道,我知道,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整个乐队的演奏,还可以提示歌词……”
说起卡拉OK,歌舞团的几个女人立时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秦东笑了,从八十年代后期,卡拉OK这一舶来品,如龙卷风般在中国各大城市形成“风暴眼”,进而席卷了中小城镇甚至边陲。此后的三十年里,秦东还没有发现,有哪种大众文化娱乐方式能像卡拉OK这样迅速普及。
“地方我已经找好,就叫金嗓子卡拉OK夜总会……”前世,第一家专营卡拉OK厅出现在这一年的广州,而后,卡拉OK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内地流行起来。
“这是不是不正经的地方?”马上有女人小声问道。
“那是你的思想不正经。”肖莉莉到底是闯过海南见过世面的女人,“你放心大胆地唱,那里是最正经的地方。”
不正经?
秦东也笑了,这种来自资本主义社会的“纸醉金迷”式的娱乐方式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复杂情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