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65章 最繁华时最忧愁 (3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一位科长端详着手里的红星啤酒就笑了,“你们看,商标上的日期,这是一九九四年十月六号生产的啤酒,距离现在都半年了,保质期三个月,你们说这是不是欺骗老百姓?”

        伴随着举报,北京城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真红星、假红星?喝着不像红星酒等等,很多人开始怀疑红星这个品牌。

        “哎,我还是怀念八十年代的红星,那时的红星啤酒,没得说。”又一个年老的科长很是感慨。

        在最初发展的几十年中,红星利用德国的啤酒生产技术,从无到有,逐步壮大。

        全国解放时作为北京五大轻工企业之一,为新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七十年代中期,红星厂一直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但那时候的生产水平也就在年产三、四万吨左右,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市场需求本身就很小。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人们对红星啤酒的需求逐渐上升,尤其是周总理在人大会堂开宴会时亲自点名选定红星为国宴专用啤酒之后,红星啤酒在全国的知名度急速上升,那时候酒的质量由于保持了几十年的传统工艺所以相当稳定,口感极好。

        这样陆陆续续全国有四五十家啤酒厂开始和红星联营,其中也包括一些政府部门介绍的。这种联营短时间解决了红星想把品牌规模做大,同时自己没有资金,没有实力,国家又无法投入的矛盾。

        “可是,现在他们自己个把自己个的牌子砸了!

        正所谓,最繁华时最忧愁,红星总厂与四十六家联营厂,就象是三国时的曹操的战船,是紧紧绑到一起的,现在起风了,一家联营厂的产品出问题,就象一艘小船着火,接着就蔓延到其他船上,最后把红星这艘大船也给点着了。

        火势越烧越旺,烧得坐在总厂里的赵巨臣坐不住了,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有问题的啤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