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
刘晓光唱得很应景,也很投入,虽然唱得并不怎么好,但大家掌声都很热烈。
八十年代还是一个纯情的年代,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高,但人们相处比较真诚,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追求,歌为时代而作,这首歌也唱出了一个时代青年的心声!
“秦书记,来一个?”刘晓光开始发动群众了。
“秦书记,来一个。”
“来一个,秦书记。”
啤酒厂和饼干厂的青工们都很热情,坐在饼干厂一侧的杜小桔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秦东这么受拥护,她也感到很高兴,不过,她知道,秦东最拿手的是蒙古长调,唱出来肯定会受欢迎。
秦东也很大方,可是他并没有唱歌,“那我来朗诵一首诗吧,是从收音机里听到的,四月的纪念……”他看向这些青工,“可是,需要有一个人跟我一起合作,这首诗是男女共同朗诵的。”
这首诗最早是上海电台1986年左右录制的,但它得以广泛流传,还要归功于乔榛、丁建华的朗诵。
“小桔?”刘晓光毫不避讳地看向杜小桔。
杜小桔红着脸摇摇头,现在饼干厂的青工都知道秦东就是那个骑着挎子接送她上下班的人,刚才还有人当着她的面儿感谢秦东的汽水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