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几个月,董青鲲也显著提升了学院和发酵所提供的酵母的性能,但是跟德国提供的酵母相比还是无法相提并论,所以最后他坚持采用德国的酵母。
“老师,啤酒本来就是舶来品,外国人已经专注啤酒的研究至少有上百年时间了,啤酒工业技术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舶来品就不去用它,拿来主义嘛……”董青鲲看看沈南的蓝天,九月的天气虽然很热,但已是天高云淡,秋气凉爽了。
“我们的啤酒工业大踏步发展了多少年,啤酒设备和啤酒工艺都提升得很快,在最关键的酵母上还要继续努力……”梅毓秀道,他打起精神来,挤过人群,走进月台。
呜——
一声长鸣,绿皮火车慢慢驶进了车站。
“好了,到时间了,你上车吧。”
这次最后的工业性试验,董青鲲被安排在嵘啤总厂,秦东依然在他的二分厂。
“小秦是酿酒奇才,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假以时日,他不可限量,但是家庭情况影响,他毕竟没有系统接受过教育……”这是梅毓秀很是惋惜的,也是他极力要求秦东考大学的原因。
一个工人,研究机器可以,酶法糖化是在实践中产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可是发酵技术和酵母选育诱变,没有基础是学不会的。
“我看了他给我寄的材料,还在比较几株酵母,也作了一些改良性工作,对于他来说,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梅毓秀看着客流涌进火车,“青鲲,你是专门钻研发酵技术的,小秦是什么都懂,机械也懂,糖化、发酵也明白,这就好比是一个拳头打人和两个拳头同时打人,两个拳头同时打人,力量就会分散,所以他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董青鲲不明所以,梅毓秀笑道,“这可以让你知道,你毕竟是他的师兄,这几年啊,小秦太顺,让他跌个跟头,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秦东现在什么也明白,什么也能搞,即当厂长还搞科研,梅毓秀心里其实是不愿他现在就当厂长的,至少往年几年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